素材库-详情
一分钟了解生物测量仪


生物测量仪是眼科领域的“黑科技”

能通过非接触、高精度的光学扫描

为白内障、近视手术、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等

提供关键数据

今天我们来详细聊聊这个

儿童眼睛发育的“智能管家”



生物测量报告的内容

生物测量仪不仅能测量眼轴长度,还能测量角膜曲率、散光、瞳孔大小、角膜厚度、晶体厚度、玻璃体厚度等等。此数据不仅能判断近视度数、散光度数、还能排除部分眼科类疾病,所以生物测量仪的运用非常广泛。


近视防控主战场—控制眼轴(AL)增长过快

眼轴增长有它自己的趋势,通常刚出生的孩子眼轴长度为16mm左右,刚出生后会以每年0.4-0.6间增长,超过12岁以后,逐步降低,直至发育成熟后,眼轴定型不再增长为止。成年人的眼轴长度约会在24.5左右。如果眼轴长度超过相应年龄的正常范围,那么近视就产生了。防止眼轴增长过快就成为近视防控的第一目标,现有的多点离焦、OK镜等都能一定程度上控制眼轴发展。


AD(前房深度)+LT(晶体厚度)--初判断能否散瞳

前房深度的正常数值在3.0-3.5mm,在闭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病程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。如果前房较浅,房角狭窄,还不能随意做散瞳处理。 



晶体厚度通常在3-4mm左右,如果大于4,可能为调节问题,一般情况下可以采取散瞳和雾视方法解除调节紧张。 


角膜曲率(K1 K2)—可判断是否适用于角膜塑形镜佩戴

正常成人的角膜曲率在39D到45D之间,平均值在43D左右。角膜曲率可用于判定孩子是否是曲率型近视,以及角膜散光及散光的性质。如果角膜曲率过平,佩戴角膜塑形镜的效果可能会打折扣。如果角膜曲率过陡,那需要去眼科排查圆锥角膜的可能。 


生物测量数据对近视防控的用处

综上所述,生物测量仪数据如果用好,对于近视防控大有益处。



一是可以精准掌握眼睛生长发育的变化,如变化异常,可及时参与预防。 


二是可以跟踪孩子的眼轴、曲率等数据的变化,预测孩子未来屈光变化趋势,做到心里有数,遇近视不慌。


 三是了解孩子近视的种类,找到最适合孩子的防控方案(框架、角塑、离焦软镜等)。 


四是建立孩子屈光发育档案,做到近视可防可控,眼病可早知道早治疗,评估近视和眼病风险。



声明:此文章仅作为公益科普使用,所涉及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作者删除。